推广 热搜: 教育  家庭  学习  教育资讯  幼教  家庭教育  初中  高中  小学  家庭教育帮 

成功教育从习惯培养开始

   日期:2024-04-26     来源:www.zhongyugd.com    浏览:612    
文章简介:孩子好习惯的培养需要父母走出爱的误区。过分呵护剥夺的是孩子独立承担困难与挫折的机会,而这恰恰是形成好意志品质与行为准则的必然趋势。

孩子好习惯的培养需要父母走出爱的误区。过分呵护剥夺的是孩子独立承担困难与挫折的机会,而这恰恰是形成好意志品质与行为准则的必然趋势。父母退一步,孩子进一步,这才是成长的自然法则。

一位出差在外的父母,由于孩子习惯了天天有人叫醒才起床,不能不定点给家打电话完成任务,不然孩子大概上学迟到。

另一位父母不需要坐班,眼睁睁看着孩子在闹钟响过依旧沉睡,一直睡到两节课过后自然醒来,面对孩子的惊慌失措,父母平静地告诉他:我们的问题就得靠自己解决。孩子从此再没将我们的事分摊给大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引用一位名人的话提醒望子成龙的父母:成功教育从习惯培养开始。教育的核心不仅仅是传授常识,而是掌握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培养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培养一种不好的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

孙云晓特别指出,假如大家对孩子在日常暴露的就算点滴不好的习惯容忍迁就不加指正,就可能因非智商原因残缺限制其进步。

如何科学引导孩子的习惯培养?

孙云晓教授的公式是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不好的习惯用减法。培养孩子念书习惯,结合孩子兴趣特征先选择故事书,由浅入深,由短到长,贵在长久坚持。刚上学的孩子坐不住板凳是正常现象。一位细心的母亲察看写作业的儿子,一会喝水,一会小便,不到一小时出来4、五次。这位母亲看在眼里却没急功近利,而是在第二天孩子写作业前给孩子提了个建议:坐下前把该办的事办好,我看你写作业时出来3次完全可以。孩子在母亲的鼓励下果真少出去一次;过几天母亲又建议再降低一次,孩子又轻松做到了。父母的需要依次递减,直到孩子可以集中精力把作业写完,既帮孩子克服了不好的习惯,更要紧的是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心。

 
打赏
 
更多>相关推荐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